27歲,有人說是女人的最後限期,有聽過「27歲定律」嗎?雖然我倒不相信,但確實,男或女的27歲,都似乎可以有革命性的轉變。

我的27歲那年,跟拍拖七年的女朋友分手了。我們有自己的物業,有計劃,最後卻不能走在一起。有朋友那時安慰我,七年不過是一生中的十份之一,我該好好過餘下的人生。那時候,原來還不懂愛情,或許那一次分別,是上主給我的成長。

往後的日子,我學會了大愛和小愛,學會了愛人該用別人喜歡的方式,也在學習享受被愛。我會記得,那個能讓你做回自己,找到自己的人,才是一生所愛。

在那時之後,我開始不去計劃太長遠的將來,「將來的事留給將來決定」是那時候開始學習的課題,一直至今,我也在努力學習。有時會忘了,有些事情要放手,才會有將來。

但我亦試過放得太開,失去了做人的動力,我從沒試過過為自己而活的人生,沒有了目標,結局有天晚上,我跨了出窗,差半步,我就一躍而下。

在進與退之間,有一道聲音令我猶疑:「這前退與後退的半步,都會令你的人生完全改變。前進的話,一切都完結;若退後,你活下來,但請過得不一樣。」我呆望窗外的風景,世界彷彿停頓了,身在窗邊的短短十多秒,腦海內是發生了激烈的交戰。最後,我承諾了自己,那天之後,我會成為不一樣的我。


那天晚上其實發生了一件事,讓我對朋友的觀念改變的。其實在窗外回來後,我發過短訊希望找朋友開解,結果除了數位有回覆問我發生甚麼事,甚他都沒有反應。當中有一位令我很感動的,他回的訊息是這樣:「等我,現在就過來‧」那天晚上我沒有說過一句話,他仍然耐心看我用紙筆文字交談,至今仍衷心感激。

那事件讓我學會了兩件事:第一,不要吝嗇對身邊人的關愛,不要做「八卦精」,得個知字。一句慰問,一個擁抱,都可以改變很多事。第二,患難見真情,日久見人心。那些可以共患難又共富貴的朋友,千萬要珍惜,因為那時候我以為朋友很多,原來有心的,不足十人。

有過經歷,讓自己變得更老練,亦變得單純。

自那之後,我相信那舊我早已在那一天死去,往後每天都是新的,而每天都可能再死去一次,所以我自覺時日無多。這很影響到我的處事方式,做事精簡而快捷是其中一大轉變。

黃毓民先生曾提出「以否定為肯定」的引子,那影響我的另一個改變:不再疑猶。但凡我不是十分喜歡的,我都不會做、不會要,所以我讓自己擁有的減少,越少越好,包括我的社交圈子,我的家居物品,我的玩意,讓騰出的空間和時間,盡量去做自己喜歡的事,擁有自己想擁有的。

每天更新的好處是可以把昨天的快樂和哀愁都忘掉,每天都可以由零開始,但副作用是,記性變得差了,所以寫下,為作紀錄。

人生就是不斷拆毀和重建的過程,27歲那年,我拆毀的,比以往都多。那一年,我放下了多年的工作範疇,投向全新的行業。還要習慣單身,習慣一個人住,享受一個人的快樂與哀愁,要自己理財,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。重建期很長,但今天你所認識的我,就是在那段日子建立的。

有些朋友說我27歲前後的轉變大得可怕,我承認,亦樂於接受。

是成長?是改變?我不知道。我相信我會持著這樣的信念一直走下去,直到生命走到盡頭的一刻。

最後修改日期: 2019-06-26